第三只眼睛,看香港旧圈子与新建构(一)
《灰圈记》的启示香港回归前夕,读英文幼儿园的女儿上某电视台英文节目。当然是老师教育主持人引导,幼儿园小朋友朗朗上口,说香港是英国爱心培养的美丽新娘,香港机场是最好的嫁妆。梳理香港百年沧桑史:①英国人的鸦片毒害中国人,炮舰打败清王朝,割香港、占九龙、租新界,殖民史沾满血和泪。②一些中国人民剪了辫子,穿了西服,堂堂正正当大英帝国二等臣民。其他市民进入“做稳奴隶”的时代。除了日本三年半占领,从十九世纪中到廿世纪七、八十年代,港英政府有效管理,法制严明,不准触犯英女皇,但社会稳定。③六十年代二次“暴乱”,一次民生,诱发的是加0.5元的轮渡费;一次民族情绪,背景是大陆文革的影响。此后,港英有识之士重视殖民地的经济建设,提升华人社会地位进行局部政治改良。香港乘全球经济快车发展快速,本土工商经济欣欣向荣,成亚洲四小龙之首。回顾中港关系:①清王朝下台后,国民政府承认中英不平等条约,抗日战争胜利后没有趁机收回香港。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遵守联合国宪章,尊重国际法,承认中英不平等条约的历史存在,维护中英、中港正常外交关系、经济关系。香港六七暴动是因北京政府克制配合而平息。③新界租约1997年到期,中英政府八十年初谈判成功,中国保证英国以往在香港的基本“利益”,英国同意中国收回香港的主权。双方同意邓小平提出一国二制方式模式,并由北京任命的香港特首构建香港政府。回归前,香港中国双方互利简况:①香港的存在,帮助孙中山辛亥革命成功;间接帮助广东国民政府北伐,统一中国;共产党利用香港做为“基地”,与国民党斗争,后来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②通过香港,新中国突破美国经济封锁;香港曾是中国大陆大部分外汇的窗口和渠道;改革开放早期港资率先进入大陆,促进大陆改革开放发展。③台海两岸分治,香港成了大陆与台湾人员、资讯资金、物资中转站,有利二岸联系和维护关系,有利中国统一。④一百多年来,当国难或重大危机困境时,香港也是中国革命者、爱国者、知识分子商人……的避难所。许多著名国民党人、共产党人、民主党派人士都曾把香港当做特殊栖身地。⑤当然,香港成了中国各种优秀人才、资金、技术和传统文化遗产的聚集地。英国人占据香港取得的好处:①一百多年来,英国殖民者从香港直接间接掠夺的财富是一百多个被侵占殖民的国家地区获得财富最多的地方。②通过香港这个基地,英国在合法贸易与非法掠夺中国大陆的财富更是天文数字。③利用香港这块筹码,回归...
2019
-
09
-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