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易老 人文常青——序(钟海帆)
彦山兄与我是上世纪七八级大学同学,我们有一些相似的经历和人生体验,包括曾经有过多愁善感的少年,曾经上山下乡,曾经很早熟地搞文学创作,思想上曾经的激进,以及后来都去读研等等。现在彦山兄既是学者又是企业家,有很多头衔:云南大学的常务校董和名誉教授、韩山师院的研究院院长、教授和研究员,凯普集团总裁,但定格在我脑海中的形象,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人文思潮的青年思想者。彦山兄嘱我为他的旧作新书作序,我也只能从八十年代说起。关于八十年代,很多学者都有专著论述,其中查建英的《八十年代》比较经典。八十年代的社会思潮,处在走出僵化一元的人文结构之初和商品社会大潮形成之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思想空前活跃的时期。社会科学、文艺创作等方面,处处涌现“改革的思想,思想的改革”,其特别的内容和表现形式,对于没有经历过的人来说,无法言说。我和彦山兄当时在思潮的外围影响地带,彦山因政审的问题屈尊和我一起呆在专科学校。可以说,他在学校里有点特立独行:他率先从境外带回一批西方文论著作,这些著作包括尼采、弗洛伊德等,这些著作其实在国外也已不新潮了,但还是大大震撼了我这类刚从农村洗脚上田的青年;率先传播北京上海广州大学里的校内刊物以及一些油印的小说,从他那里我们知道了《波动》;率先并执着地向我们大谈“异化”的深奥理论;率先用“新三论”(信息论、控制论、系统论)来研究文学理论;率先苦读英语憧憬到境外高校深造,等等。他的兴趣广泛,思维敏捷,宗教、神秘体验、美学、哲学、心理学等无所不通,和他说话,常被其激情淹没,你只有听的份。在我们偏远小城的高校,彦山就是全国人文思潮中的一个传播媒介,使我们这一帮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思想上与全国大城市的思潮保持一致。这一点,我终身都对他心怀感激,因为他促使我形成了关注思潮、坚持独立思考的习惯。彦山思想的起点,是基于对人性的思考,而八十年代初的最好表达方式,是文学创作。很多后来思想有成的人,都起源于八十年代初的文学思潮,尤其是探讨新的表达方式。因此,本书中第一辑,就是散文、小说,这既有按时间顺序的安排,也可能有作者本人珍爱的因素。《云》采用了意识流的表现方式,在当时是非常先锋的。《啊,小牛……》则是一篇知青小说,取材于农场生活,...
2014
-
04
-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