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聚仁:为国尽忠为人滥情,他婚内两次出轨女学生,一声爱称终误前妻一生
来源:凤凰新闻2024年6月17日他笔似六脉神剑,文如圆月弯刀。他不当师爷,拒做文胆,人称“谜一样的人物”。他勇闯四行,首探台儿庄。激昂举国人心,震撼世界公理。他心向自由光明,自荐伟大使命,试图以一己之力推动历史进程。他情感早熟,爱短情长。缘起青涩,白发心伤。他一生两度恋上自己的女学生,都被发妻原谅。只因一个爱字,她却被他空误一生。他就是集著名作家、学者和记者于一身,人称“两岸密使”的曹聚仁。年轻时的曹聚仁1900年,曹聚仁出生于浙江浦江县通化乡蒋畈村(今兰溪市梅江镇)。曹聚仁自小才思敏捷,三岁读《大学》,四岁读《中庸》,五岁读《论语》、《孟子》,仅六岁就能洋洋洒洒下笔成文。当时的浦江是江浙第一大县,父亲曹梦岐在当地开办了育才学堂。十五岁时,曹聚仁去了一回育才学堂。当他漫不经心地走过一间教室时,少年才子早慧的情种突然盛开成满庭芬芳。堂上琅琅的悦耳诵读中,一位约摸十一二岁光景的女生正端坐于学生中间:柳眉星眸如春风初度,粉面皓齿似春光灿烂,让曹聚仁瞬间钉在当地,陷入了春的遐思。她正跟着摇头晃脑的先生春诵夏弦,口不绝吟,并未注意到窗外目不转睛的曹聚仁。曹聚仁的目光锁定着这个美丽的女生,世界仿佛都安静了,他只听见自己狂乱的心跳。他想方设法打听到了女生的名字:王春翠。“她是四姐妹中最美丽的,总而言之,我第一回在学堂里看见了她,就钟情于她,苦苦地害我得了相思病。”十五岁的曹聚仁终于在现实中真切体验到了古诗中相思的具象。王春翠住在离蒋畈村两里外的塔山村,中间有一座连接两村的古廊桥——通州桥。蒋畈村头有一座叫挂钟尖的小山,小山桥下有一汪清澈的竹叶潭。不知是心有灵犀还是摸清了规律,王春翠一来潭边洗衣,曹聚仁总能适逢其时地等候在山顶眺望心上人。她静静地洗多久,他痴痴地望多久。潭水倒映着她美丽的剪影,少年郎便在那汪如梦似幻的涟漪中悄然沉醉。他日日守候在通州桥上,远远看到她欢快地走来时,立即抬头清嗓,字正腔圆地诵读黄庭坚的《清平乐•春归何处》:“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若有人知春去处,唤取归来同住。”清晨的廊桥上还没几个路人,却每天有一位模样周正的少年在高声诵读,而读的恰恰是她很喜欢的词。日复一日,终于明白了的王春翠从用余光偷瞄她的曹聚仁旁边经过时,脸上总禁不住腾起两朵红云,抿嘴忍笑,在曹聚仁专注的目送中往学堂走去。曹梦岐知道儿子的心思后,直接用托人说媒表示了对儿子眼光的肯定与支持。王家当然...
2024
-
09
-
05